“安全微课”征集已结束,经过筛选,50个微课进入微课库,现发起优秀微课投票,7月3日8:30截止,请大家动动手指,选出自己心仪的微课吧~最多可以选10个哦!!!!!!!!!!!一.安全第一,理念先行1.危险源产生的原因2.十大不安全行为3.事故发生主要原因4.常见隐患及排查重点5.班组安全管理6.应知应会二.操作规范,安全生产7.PR胶搬运安全操作规范8.PR胶换胶安全操作规范9.EFU电机更换流程10.Rubbing换辊作业安全操作规范11.PU搬运&Robot注油作业安全操作规范12.PM作业后该做什么13.五分钟教你pro-face创建按钮三.现场管控,防范未然14.工器具管理15.安全检查,防患于未然16.规范作业17.进入设备戴安全帽18.防切割手套19.劳保用品安全防护20.劳保用品点检四.安全标识,一目了然21.安全标识你知道吗22.安全标识牌23.安全标志24.安全标志早知道五.化学品管控,时刻警惕25.危险化学品及其防护26.化学品柜专项培训27.化学品分装流程28.酒精分装台起火预演29.便携式洗眼器六.搬运工具正确使用,库房安全常抓不懈30.叉车如何使用31.液压叉车使用过程32.库房叉车操作33.叉车使用前检查34.叉车使用前后注意事项35.地牛与货梯36.库房钥匙借还流程37.库房钥匙领用38.材料库房安全事项七.消防细节多,应急别松懈39.火灾的主要特性(一)40.火灾的主要特性(二)41.火灾的预防办法42.火灾的应急处理43.工厂火灾自救44.在宿舍遇到火灾怎么办45.灭火器的使用方式46.宿舍用电安全47.人员烫伤处理48.地震发生如何逃生49.应急柜介绍50.应急柜点检
为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的理念,着力提升广大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应急技能水平,集团“安康杯”竞赛委员会决定在全集团范围内,开展员工安全应急技能知识竞赛答题活动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一、活动目的通过开展员工安全应急技能知识竞赛答题活动,不断提高员工安全健康意识,增强安全应急处置和自我保护能力。激励广大员工立足本职、钻研业务,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,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二、活动主题普及公共安全卫生知识 提高员工安全技能素质三、活动范围集团全体员工四、答题方式采用线上答题形式,参赛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扫描二维码进行线上答题。五、活动安排(一)筹备部署。各参赛单位于7月初前做好竞赛答题活动的部署动员、宣传教育等工作。(二)组织答题。集团“安康杯”竞赛委员会将于7月5日发放答卷,各单位组织员工7月15日前完成答卷。(三)完成评审及奖励。7月30日前经安康杯竞赛领导小组评审后,对获奖单位及个人予以公布结果并发放奖品(按照答题时间、答题成绩(90分及以上)等进行综合排名,排名前20%员工将获得奖品)。以上,请各安全员组织本部门全体员工于7月15日前完成答题。
为弘扬企业文化,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,激发职工的活力,增强员工的身体素质,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,培育职工的企业归属感,公司工会拟开展第一届“挑战杯”篮球比赛活动。本次活动在公司领导、公司工会的部署下,由彩膜分会承办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一、活动主题齐心协力汗洒赛场,奋勇拼搏助力经营二、活动安排(暂定)比赛报名 7月5日-7月8日小组赛 7月13日-7月26日半决赛、决赛 7月28日-7月30日三、活动地点公司生活区篮球场四、参赛对象全体职工(截至6月底,入职不满三个月人员,不允许报名参赛)五、奖项设置本次比赛设冠军、亚军、季军、最佳组织奖、MVP、三分王、得分王奖六、报名要求1.各部门负责人对参赛队员进行身体检查,确保参赛队员的身体健康,不宜参加剧烈活动的人员不得报名参赛。2.为了更好进行比赛,在公司级比赛报名之前,各分会自行组织分会选拔赛,根据成绩选拔出参赛队伍参加公司级比赛。 3.各参赛队伍须设立一名球队队长(兼任领队),应由球员兼任;报名球员不得少于5人,大名单不得多于15人,每个分会报名不低于一支队伍。4.每位报名球员都应认真阅读《2021年B18“挑战杯”篮球赛安全责任书》并签字。3、报名请各分会组织队员报名,由分会指定担当汇总报名表统一报送给组委会。组委会联系人:张璇邮件:zhangxuan-b18@boe.com.cn联系电话:13405817254附件:1.2021年B18“挑战杯”篮球赛报名表2.2021年B18“挑战杯”篮球赛安全责任书
第8课 闪亮的名字 1955年,这封来自美国的求救信,避开了美国特工筛查,被辗转送到周恩来手中。写信的,是钱学森。此时的他,已被美国政府拘留长达五年之久。原因是,这位已名满美国的火箭专家、空气动力学家,一心希望归国参加伟大建设。他在信中写道,包括郭永怀在内的许多海外同胞,“欲归不得”,他们“心急如火,唯恐错过机会。” 科学家们的归国之路为何如此艰辛?他们唯恐错过的机会又是什么呢? 新中国成立后,屡屡受到核威胁、核讹诈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,研制核武器迫在眉睫。1955年1月,中共中央、毛泽东做出发展原子能事业、研制原子弹的决定。毛泽东强调: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,而且还要有原子弹,在今天的世界上,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,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。中央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15人专门委员会,负责组织和领导“两弹一星”,也就是核弹、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。 钱学森在周恩来的直接帮助下,终于回国。钱三强、邓稼先、郭永怀等许许多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科学家,也都冲破重重阻碍,放弃个人学术成就的机会,因一个共同的目的,汇聚到一起。 郭永怀和众多科研工作者,秘密来到青海金银滩。在这个一度从地图上消失的“禁区”里,开始了为中国核武器研究隐姓埋名的历史。气候恶劣、苏联专家撤出、经济困难、粮食短缺,数十万人共同的决心,却未被动摇分毫。 1961年7月,郭永怀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他一人横跨“两弹一星”三个领域,工作异常繁重,常常彻夜不眠。警卫员要为他铺褥子,他却坚持只睡钢丝床,因为这样一翻身就能疼醒,不至于让自己睡得太久。 一切都在静谧而高速地运转着。 “五、四、三、二、一,起爆!”1964年10月16日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。 见证了历史的人们欢呼、相拥。人群中,我们发现了郭永怀。这短短六分之一秒的镜头,是我们能找到的、他在试验现场仅有的活动影像。后来人们才知道,此时的他已率先投入导弹的研制工作。 有一年,年幼的女儿过生日,问郭永怀要礼物。这位忙碌的父亲满心歉意,只能指着天空说,那里以后会多一颗星星,那就是爸爸送给你的礼物。 但,郭永怀却没能等到再和女儿一起仰望星空的时候。 1968年12月4日,郭永怀带着一组热核导弹的重要数据,登上了飞北京的夜航班机。第二天凌晨,意外发生了…… 在飞机失事现场,人们找到了两具烧焦的、紧贴在一起的遗体,是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东。两人紧紧抱住的,就是那份绝密数据。这份用血肉之躯守护的资料,安然无恙。 郭永怀牺牲22天后,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成功。 1970年4月24日,郭永怀参与研制的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发射成功。他许诺给女儿的礼物,终于出现在了天空里。 璀璨的星河,见证了科学家们一片赤诚、以身许国的精神。 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邓稼先被确诊癌症晚期。他对妻子说: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,我仍选择中国,选择核事业,选择你。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说: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,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,是党,是国家! 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。数不尽的闪亮的名字,把人们仰望的天空点亮。 邓小平说: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、氢弹,没有发射卫星,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,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。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,也是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。
